天津广播电台新闻广播2月26日《909早新闻》播发消息:天津自创区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26.02.2016  13:46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获批和“一区二十一园”规划的制定,为天津自创区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而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推出,使天津自创区为本市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引领和示范。到2020年,天津自创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在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企业可以享受更多创新政策带来的实惠。近期,作为核心区的滨海高新区有19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研发部部长罗志民表示,企业享受到了创新创业通票政策带来的实惠。

  罗志民:“以前我们做高企认定找机构就得先掏钱,而且不管你认证成功还是不成功,这个钱都要花,拿到这个创通票我们整个过程企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是免费的。

  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滨海高新区推出了创通票政策,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三板上市”等服务全都纳入其中,并由政府买单,企业不掏一分钱。截至目前,已经有550家企业受益、4000多件专利成功申请,上市挂牌企业接近20家。创通票服务机构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涛说:“通过创通票这种模式把服务机构、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都整合到一块,做一个企业的社交平台,将来要覆盖到整个天津。

  天津自创区的“一区二十一园”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南开分园利用区内的科教资源优势,充分激发区内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的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南开科技园主任田强介绍说:“我们实施了‘高校院所活力释放工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等八大工程,积极推动区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截至目前,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了2002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2家,高新技术企业83家。

  此外,南开园区还围绕自身定位,通过载体建设,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田强说:“目前,南开分园已经有18家众创空间,下一步我们要将大学道和科研西路所围成的十字街区建设成天津市的创业街区、同时我们要提升鞍山西道整体的业态,形成科技总部聚集区,同时将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现有校区规划建设成为研发转化基地,未来将形成天津市本土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集群。

  2020年,本市将努力把自创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本市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国务院将天津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天津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开放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市科委副主任李宝纯表示:“要打造研发创新的高地,要围绕创新创业建设一个研发、转化、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要在开放创新中与国际合作,聚集国外的高端人才和研发资源方面要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第四期创业孵化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要求,近日,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面对面服务驻津青年企业家
  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和建团96周年,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召开2017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推动会
  为加强对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