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月活动

01.06.2017  08:53

      2017年5月15日是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我市于5月5日至6月5日期间举办“2017年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月活动”。碘缺乏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为倡导我市市民科学补碘,市卫生计生委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公仆走进直播间——科学补碘专题节目,市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处负责人、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理事兼中国和东亚地区协调员钱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何庆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所侯常春所长走进直播间,共同为市民讲解我市的碘缺乏病情况、居民的碘营养水平及在补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知识问答

      1.什么是碘?碘和人体健康有什么联系?
      碘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有量位居第47位。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人体摄取的碘约80~90%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来自空气的碘不足5%。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具有增强新陈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2.人们都称碘为“智力元素”,这是为什么呢?
      碘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是因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主要时期,此时缺碘就会影响小儿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残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缺碘造成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注意。轻度智力低下的人看上去似乎正常,能做简单的运算和劳动,但效率不高。即使学习十分用功,但记忆力差,成绩依然不佳。成年后也难于掌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而严重的缺碘会产生呆傻等智力残疾,这些人生活不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3.如果人体摄入碘过量或碘不足,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可对健康造成损害。当人体碘缺乏时,可因甲状腺功能紊乱而导致“碘缺乏病”(表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胎儿流产、早死、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碘过量可以诱发或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4.碘缺乏病是什么?人体为什么会出现碘缺乏的情况呢?
      碘在人体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与维生素A、铁元素并列为人体最重要三大微量元素。碘是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保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神经和智力发育正常,实现人体健康的保证。当机体缺碘时,将出现一系列障碍,由于机体缺碘的时期、程度不同,表现的障碍性质和程度不同,这一些系列疾病都叫做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可以是甲状腺肿(大脖子)、也可以是新陈代谢异常等等缺点造成的疾病。
      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须每天摄入。摄入的碘少了或者不摄入碘了,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即碘缺乏病。
      5.我市的碘缺乏病情况如何?
      天津市为我国4大直辖市之一,碘缺乏病是天津市重点地方病病种,我市除了大部分缺碘地区外,也存在水源性高碘地(病)区,碘缺乏病防控工作难度大、任务重。
      碘缺乏病可以发生在任何群体、任何人群之中。但最重要的而且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有三类人群在碘缺乏病防治方面尤其重要,其一是孕妇,其二是哺乳期妇女,其三是儿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碘摄入量会影响到胎儿和婴幼儿脑神经的发育,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损伤。
      6.咱们已经经过20多年的全民食盐加碘了,目前还是碘缺乏的状态吗?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原料,如果碘缺乏,那么人体就不能良好合成充足的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神经维护和基础代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已经有无数个实验、指南都明确指出,只有通过食盐加碘才是预防控制人群碘缺乏病的最廉价且有效的手段。
      中国历来是一个碘缺乏病流行状况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建国后根据中国人群碘营养状态调查结果制订了食盐加碘的国策,并在改革开放后推广全国执行,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中国人群的碘营养状态得到了改善,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的总体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
      7.既然已经不缺碘了,天津这样的沿海大城市是否比内陆地区碘更多了?有没有过量呢?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分别在沿海城市做过专项调查,发现人群碘营养水平与是否处于沿海城市并无直接关系。因为人体碘营养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饮水中的碘,另一个则是饮食中的碘(包括加碘盐中所提供的碘)。调查的结果显示,天津虽然是处于沿海地区,海水之中含碘量相对较多,但只是食用单纯海鱼海虾当中的碘,还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虽然海带和紫菜的含碘量高,但是我们食用的频次和数量少。
      另外,沿海地区的居民,为达到碘营养充足,所需的碘仍有63.5%要从碘盐中获取。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除个别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外,更需要补充碘营养,从而避免对胎儿造成永久性智力损害。
      8.有这么一个现象,感觉身边很多人都发现了甲状腺结节,那么甲状腺结节这些甲状腺疾病多发,是否与碘过量有关?
      目前群众中存在关于甲状腺疾病流行的传说,确实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周围一下子冒出来很多甲状腺结节、慢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但是这样一种所谓的“高发”疾病,其实仅仅是被发现得更早而已,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更关注了,社会单位福利覆盖更好了,所以人们接受体检的概率也更高了,因此发现的各种早期甚至早早期甲状腺疾病更多了。不过这种早期的甲状腺疾病绝大多数一辈子也不可能发展进展为中期或晚期甲状腺疾病。
      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认为,甲状腺B超诊断的普及是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检出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没有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会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另外,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且在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9.只有我国实行食用盐加碘吗?
      不是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实行食盐加碘。至少有97个国家或地区制订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
      全球各国食盐加碘所用的碘剂,主要是碘酸钾或碘化钾。使用碘酸钾的有98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碘化钾的有26个国家或地区,另有4个国家或地区允许使用碘酸钾和碘化钾,只有法国使用的是碘化纳。在使用碘酸钾生产碘盐的国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如金砖5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也有发达国家,如:德国和西班牙,覆盖数十亿人口。
      10.已消除了碘缺乏病的发达国家是否还在食用碘盐?
      发达国家在消除了碘缺乏病后仍坚持食用碘盐。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由于人们文化素质较高,对碘缺乏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这些国家虽然在市场上碘盐和非碘盐同时销售,但同时富碘食品、保健品市场非常活跃,食用非碘盐的人们也可从其它途径获得人体需要的碘。
      11.我们人体到底每天需要多少碘呢?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0-6个月为85微克;6个月-1岁为115微克;1-10岁为90微克;11-13岁为110微克;14岁及以上成人为120微克;孕妇为230微克;哺乳期妇女为240微克。
      每日推荐摄入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每天摄入量,当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可以认为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12.碘盐是我们补充碘的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居民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呢?
      食盐加碘是一种持续、方便、经济、生活化的补碘措施。由于人体对盐的摄入量有生理自控能力,所以,人在控制盐过量摄入的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碘的摄入量。碘盐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
      使用碘盐时要注意: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加盖保存;待炒菜、煲汤快出锅时放盐效果较好。其它的补碘方法包括: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鲜带鱼、蚶干、干贝、淡菜、紫菜、海参、海蜇、龙虾等海产品,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
      13.感觉身边很多人都吃无碘盐,这样做对吗?
      其实对于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必要去食用无碘盐,要知道今天这样的碘营养状态来之不易,如果听信谣传去选择无碘盐,那么很快又要回到解放前碘缺乏的“东亚病夫”状态了。另外对于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儿童尤其应该强调加碘盐的使用,千万不能无碘盐,不然耽误一辈子和下一代责任太重大了,恐怕谁也负担不起。
      那么对于甲亢或慢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是否要选择无碘盐呢?答案其实同样也是没有太大必要。首先对于甲亢患者,他们的治疗绝大部分依靠药物的强大作用,饮食中这点量的碘摄入并不会改变疾病的过程和结果;其次对于慢性甲状腺炎患者,虽然有动物试验证实碘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到人群中的碘的量的问题(就如同上文所述),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尚无人群中的研究证明对于这些患者采用无碘盐就能够逆转疾病过程,所以与其成天紧张焦虑地疑神疑鬼、防这个怕那个,还不如坦坦荡荡面对,该吃药就吃药,毕竟食物防线并不稳固可靠啊!
      14.那有没有人不宜食用碘盐呢?还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吃?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同时,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摄入了较高剂量的碘,也不适宜使用碘盐。我市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在静海区的13个乡镇和滨海新区大港的1个乡镇,这些地区的群众是不适宜吃碘盐的,我们的盐务部门在这些地区销售的均为无碘盐,也请大家按照标识购买。
      15.如何判断我们的碘营养是否处于适宜状态呢?
      判断我们体内的碘营养状况,可在医院通过体检来确定。目前,我市大型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尿碘监测和甲状腺检查等碘营养水平测定方法。
      尿碘监测: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每天摄入的碘大约85%随尿液排出,10%随粪便排出,其余的随汗液、毛发排泄。因此,碘营养水平可以用尿碘排泄量来估计。在人体碘平衡的情况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由于尿中碘的浓度与饮水量、饮食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任意尿样不能用于评价个体的碘营养水平,需多次监测。
      甲状腺检查:正常人体内碘缺乏持续8个月,甲状腺会因为碘摄入不足而肿大,故甲状腺检查可作为评价碘营养水平的指标。甲状腺肿病人补足碘之后6-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的敏感人群。
      16.天津市碘缺乏病目前的防治现状是怎样的呢?
      天津市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碘含量偏低,属于碘缺乏病地区。调查结果显示,1994年我市供应碘盐前,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4%,提示我市碘缺乏病病情严重。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防治碘缺乏病工作作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实行食盐加碘政策20年来,我市的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儿童尿碘水平从1997年的96.1μg/L碘缺乏状态上升到充足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1999年的34%下降到国家要求的控制标准5%以下。2000年我市以省为单位实现了国家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2005年第5次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时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8%,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本市以区县为单位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目标。2016年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8-10周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69.81µ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2.00µg/L。数据表明,我市居民碘营养水平均处于适宜状态,而碘盐是人群碘营养的主要来源。
      17.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后市民还需继续食用碘盐吗?
      我市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是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环境缺碘造成,而我市自然环境缺碘状况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食用碘盐,人们又会因摄入碘不足而受到碘缺乏危害。为此,我市除了部分与河北省接壤的高碘地区外,绝大部分市民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在碘缺乏地区,碘盐应该世世代代吃下去。
国外经验也证明必须坚持长期补碘:印度坎格拉区实施食盐加碘措施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明显下降,2000年暂停食盐加碘政策,在随后的几年里,碘缺乏病又重现,2005年再次实施食盐加碘,禁止销售无碘盐。
      18.天津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永久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世世代代补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健全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各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齐抓共管,不断提高我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水平。二是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补碘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得到普及,努力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逐步开展孕妇、哺乳期妇女、新生儿等重点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监测工作,并对异常者进行尿碘检查等专项监测,切实保障公众免受碘缺乏的威胁。四是加强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为制定我市适宜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