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津城部分高校 大学生的烦心事说与谁人听?

31.05.2016  21:37

美国密歇根大学师生体验箱庭

   天津北方网讯: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取其谐音即“我爱我”,提醒大学生“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通过爱自己进而爱他人、爱社会”。

  距离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这一倡议已经过去16年,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走进大学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获得了力量。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时被焦虑、强迫、抑郁等情绪困扰,甚至因为种种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大学生会因什么事而困惑?他们的生活、学习、社交、恋爱顺利吗?他们的心事愿意说给谁听?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


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两成受访学生有“心病

  5月19日,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心理剧大赛吸引了400余名师生关注。演出结束,在散场的人群中,大四学生小刘向记者感叹:“观看心理剧不仅是一种放松,更是对心灵的疗愈。”小刘来自河南农村,身上背负着全家人的众望,临近毕业工作仍然没有着落,压力很大。他坦言,6部心理剧每一部都令人触动,看完之后,感觉系在心里的那个“疙瘩”好像有解了。

  在各大高校,每个学校都有像小刘这样“心有千千结”的大学生。

  一项面向全国以12.6万大学生为样本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展示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20.3%的受访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到4%—5%。本市某高校曾对2015级新生心理状况进行筛查,结果显示,有15.6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困惑、障碍或疾病倾向,具体表现为强迫、焦虑、依赖、社交退缩、自卑、攻击等。

  为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目前本市各高校普遍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取得资质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建立了160余个校级心理社团,全年总共组织各类心理活动近1800场,直接参与学生规模超过20万人。

  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认为,通过十几年的筛查,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与其他同年龄群体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想、激情,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内心也更加敏感和脆弱。


网络在线咨询

  大学生因什么而烦恼?

  因素1

  环境角色难适应心理落差大

  “这个大学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要复读重新报考。”大二学生小许告诉记者,一年前,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逃跑”这件事,学校的环境、住宿的条件、同学说话的乡音他统统看不顺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与同学“零交流”,直到一个学期后才慢慢找到上大学的感觉。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在完成身份转换的同时,还需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安排生活,从凡事有父母包办到必须亲历亲为,诸如小许这样的“适应障碍”在很多大一新生身上尤为突出。

  “大学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生阶段。”“过来人”大四学生小吴如是说,“从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全都需要磨合、适应。

  本市某211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告诉记者,每年秋季开学是她最担心的时候,她曾经一天最多接待过8位同学的求助,有的甚至因为“想家”而在电话里哭得“稀里哗啦”。“他们的脚迈进了大学校门,可心理却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依赖与独立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了一些学生心理失衡。

  因素2

  学业竞争压力引发焦虑

  “都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哪知道进了大学感觉又跟连续上了几年高三似的。”某高校经济学院一位大四学生用四个字形容他的感受就是“压力山大”。除了学校安排的正常课程之外,他课余大部分时间都被讲座、泡图书馆占据,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学我们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海归一抓一大把,本科生哪有竞争力啊?我现在一听谁谁谁考上国外的某某大学,心里就不由自主地发紧,我不能坐等淘汰啊!

  在不少高校,特别是一些“211”或“985”等重点名校,学生的学业压力成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某个号称“过了六级才发学位证”的高校内,学生上什么课都看英语早已成为传统。有学生戏言,他们打招呼的方式不是“今天吃什么”?而是“六级过了没”?

  由学业压力而引发的竞争乃至攀比,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不就是跟老师关系好嘛,要不怎么可能获得……”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句话好像一个万能模板,频繁出现在一些大学生的语言体系中,其中的“省略号”可以随意替换“奖学金、助学金、保研资格、游学机会、优秀学生称号、积极分子”等诸多词汇。

  本市一位知名高校班级辅导员对记者说:“大学的学习氛围看似宽松,实际上却有严格的学业警示制度,有的专业课程确实很难,不下点功夫是很难搞定的。

  因素3

  感情纠纷诱发心理困扰

  《北京青年报》5月21日发布消息,北京昌平一男生因与女同学发生感情纠纷,用胳膊勒住对方致其死亡。近年来,此类因感情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并不少见。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正处于失恋低谷的女生。该女生告诉记者,她是团支书,男方是班长,本来两人相处很愉快,但后来男生移情别恋其他系女生,还“恶人先告状”细数她的种种不是。“我不仅失去了爱情,在班里还要忍受别人非议的目光,真的不再想去上课,甚至想要休学。

  “你遇到过感情的困扰吗?”记者就这一问题对某高校50名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学生进行微信调查。结果超过六成学生表示“有过”。一位女生抱怨:“我天天给他刷饭盒,我对他这么好,为什么他不愿意陪我逛街?”一位男生坦言,他和女朋友两人的争吵特别“无厘头”,吵到最后不知是为什么而吵。

  青春萌动,校园爱情本无可厚非。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认为:“在大学校园,虽然学生恋爱已经很普遍,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去爱,本身缺乏爱的能力。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令他们更加自我,不太懂得如何包容别人。只享受爱的美好,却没有对恋爱道路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准备,甚至无法承担失恋带来的痛苦。

  因素4

  不擅社交引发人际关系冲突

  据多所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人际关系的困扰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大诱因。

  记者在某大型论坛上搜索发现,输入“室友”两个字,会出现75页相关帖子,平均每页的10个帖子中都有超过5条在吐槽室友,充斥着极品、奇葩、恶心等字眼,标题多以“吐槽一下我的极品室友和她爸妈”“大家来说说大学宿舍有哪些习惯会招人烦”……

  “她睡觉不拉窗帘”“她的表不是无声表,我听见睡不着”“她没洗脚就踩到我的床了”“她总是买一堆衣服回来问我们意见,不就是显摆吗”……从各种生活琐事的接触,到对彼此消费观、价值观的不认同,任何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都有可能引发寝室矛盾。

  对此,天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主任王虹翔表示,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生长背景,所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这时学生需要适应群体生活,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因素5

  就业压力加剧心理压力

  不知从何时起,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毕业即失业”的戏言开始成为不能不面对的现实。5月23日,不少媒体都以“756万”的数字作为标题,报道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的就业形势。

  有网友调侃:“史上最最最难就业季来了!”2013年因为创纪录的699万毕业生而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到了2014和2015年,毕业生分别达727万和749万人,被冠以“史上最最难就业季”;数据显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又创下新高,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应届毕业生小董就是其中一员,财会专业出身、成绩优异、早早实习的她本以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困难,但眼见毕业,工作却还未落实。“跟自己一起找工作的小伙伴都有着落了,我的工作迟迟定不下来,快崩溃了。”小董说,本来实习单位说录取她了,结果年初起了变故,她便开始加入求职大军。3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跑招聘会、投简历、面试,她已经两个月没有回过家了。

  “最近开始哗哗掉头发,而且一听手机响就觉得是公司来通知了,时时刻刻拿着手机刷邮件。”小董告诉记者,她觉得自己已经要得强迫症了,而且一听别人说工作就烦躁,随时随地像个“炸弹”。

  大学生“心病”的病根在哪儿?

  应试教育 分数“碾轧”心理健康、情感发展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太过于看重分数的高低和知识的习得,在孩子的人格成长、心理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在很多大学生身上看到了教育的短板,她发现,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以学业评价为核心,给孩子们贴上“好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而对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一旦进入大学,独自面对生活时难免产生焦虑和挫折情绪。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不少家长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心态:高考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围绕着这根“指挥棒”,只要孩子成绩好,身上的其他问题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也许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好、不关心班集体、意志品质不强、没有同情心、自理能力较差,但正如俗话所说“一白遮百丑”,只要能考出高分,其他所有缺点都可以忽略不计。一些家长与孩子聊天的习惯用语是“你这次考试多少分?”,而很少有人问“你最近心情怎么样?

  应试教育的紧张情绪,也使得学校、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虽然大学在不断扩招,考大学已不再是难事,但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并没有随之减弱。某中学一位有30年教龄的高三年级班主任坦言,现在老师与学生坐下来促膝谈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课余时间差不多被各种考核、进修排满。另一位中学心理辅导员也说,学校每周都有心理课,但很难保证按时按量上完,为了追成绩,不得不为语数外等主科让路。

  问题家庭 早年创伤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

  一位心理咨询师接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高校大三男生小邵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不能接受女朋友分手时说的一句话——“真受不了你,我不是你妈!”小邵自认为很爱女朋友,为她做了很多牺牲,这样的结局让小邵钻进了“牛角尖”。心理咨询师经过了解得知,小邵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爱,对母爱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在与女朋友相处过程中,希望能从对方身上得到补偿,这让女朋友感觉无法承受。

  因成长中来自父母的爱不足,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不鲜见,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其原生家庭中找到症结。采访中,一些心理学工作者不约而同地认为:“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问题家庭。”大学阶段是学生独自生活的开始,也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集中突显期,很多在大学里出现的问题,其实在他们少年、童年、幼儿甚至婴儿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这一点,袁辛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感受深刻,她发现前来咨询的不少学生其心理问题是来自家庭早年的创伤,甚至有些学生的困扰是潜意识里对父母的不接受。比如有一个女生曾经找到她气愤地说:“我看不惯这个社会,也看不惯身边的人,他们接受不了我,我也接受不了他们。”随后袁辛了解到,这位女生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的苛责之中,虽然她已经很优秀,但是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她的内心积压了很多对父母的愤怒,其外在表现就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接纳。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就是要充任她理想中的父母,同时告诉她父母是爱她的,但是父母又不是全能的,他们也有无力的时候,父母也会带着他们的父母留下的创伤在生活。”袁辛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父母的不足和缺失,从而真正与父母和解。

  自身成长 心理“断乳期”缺乏对自身客观评估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普遍集中在18—24岁之间,这个阶段,在生理上的发育已经完成,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是心理上的成长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

  据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多年观察,很多大学生在心智发育上明显落后于身体的成长,自我意识不健全,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加上大学阶段正处在心理的“断乳期”,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作为应对现实的基础,势必会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此外,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经验,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缺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享受父母长辈高度关注、更好的物质发展成果的同时,身边却缺少年龄、经历、情感和追求较为接近的朋辈友谊,内心比较孤独。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在渴望

  友谊、渴望结交更多朋友的心理趋动下,人际交往相比中学阶段更加频繁,然而在他们过往的成长经历中,却没有太多与别人相处的经验,难免引发一些矛盾。

  医好“心病”需多方发力

  “你有心事愿意说给谁听?”连日来,记者进入某高校大学生微信群,就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在参与调查的近百名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会求助于信任的老师”的比例超过四成,选择“自己解决”的占到30%,还有20%的大学生认为还是求助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比较稳妥,此外一成大学生直言“说不准”。

  据记者了解,出于种种担心,有些学生不愿意将心中的想法跟老师沟通,特别是学校的一些公众人物,认为被同学看到会丢面子。一位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高校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在面对心理困惑时,并不像面对身体不适那么坦然,很多人可能会将自己的心结,比如恋爱失败,同人生的失败联系在一起,他所在的学校全校2万余人,每年前来咨询的数字只有300人次。

  基于这样的现实,袁辛认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更需要家庭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她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让教育回归到它的本源,让教育关注生命,关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袁辛说,学校应该扎扎实实地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纳入到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家庭方面,家长要努力打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对孩子进行多维的培养,不要认为孩子的成才仅是学业的提升。同时对于大学生本人来说,要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应把心理能量的提升,作为自己成长的重要内容,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寻找专业的力量。此外,一些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也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树洞”:你的心事 有我愿意听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人们将那些能够令人信任、可以倾诉心事的地方称为“树洞”。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大部分高校结合各自特点,均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学生开展服务,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开内在的心结,这些机构的存在成为与大学生距离最近的“树洞”。

  在全国高校中,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起步较早,成立至今已有20年历史。该中心位于校园立交楼2楼,500平方米的空间,分别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以及观察室。浅米色的沙发、淡蓝色的墙壁、朝气蓬勃的绿植以及随处可见的鲜花,让人感觉这个地方是个能够放松、使人平静的所在。2014年学校还在校内建成了占地2500平方米的天津市普通高校首个心理健康教育户外拓展基地,培养了自己的专业拓展师,户外拓展训练预约不断,十分受学生欢迎。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成立之初更多的是关注问题、关注疾病,那时到这儿来的学生,大多是为内心的困惑来寻求心理援助的。后来,我们觉得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更多人关注,因此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推广心理学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该中心主任李慧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导向,现在已经发展到幸福导向的层面了,“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中心还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了20门选修课。另外,心理健康宣传月已举办了20届。我们的心理社团活动很丰富,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挥内心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的能力。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更多的学生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据记者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作出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师大,来心理中心是个很时髦的事,有的老师至少需要学生提前1个月才能约到。”该中心办公室老师钱淼华对记者说。

  一些学生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活动后,对自己、对人际关系、对学业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小陈一度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苦恼,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名为《我的橘子》的团体辅导,“其实每个同学就像手里的这只橘子,有的有斑点,有的有凹槽,有的甚至还有疤,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在群体的互动中,我学会了接纳。

  “到这里来咨询的学生都是内心很有力量的人,他们都渴望活出自己最佳的生命状态。而心理老师的作用,就是激发潜在的能量,陪伴和催化成长,协助每一个学生迈向幸福人生。”李慧生说。